外墙整体维修措施-原墙体保温、饰面层加固、防渗、抗裂、饰面层翻新
采用华砂防水装饰系统对外墙立面进行整体维修,华砂防水装饰系统可以在外墙原有饰面层表面直接安装,避免了整体拆除原有保温层和饰面层进行防水处理后再恢复保温层和饰面层带来的维修施工周期长,施工期间对业主日常办公、生活干扰大,维修成本高等缺陷。原饰面层可包括传统乳胶漆、水包水、饰面砖、马赛克、石材等。
原有饰面层及保温层加固措施:分别对原有饰面砖粘结强度和保温系统粘结强度进行现场拉拔测试(饰面砖粘结强度≥0.4MPa,保温系统垂直板面抗拉强度≥0.1MPa),若检测结果不达标但强度保留率不低于80%,则需要在防水砂浆层中增加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锚栓对原有饰面层和保温层进行加固处理。
外墙室内墙面背防维修措施
1. 基层处理
1.1 整体铲除室内受潮发霉、慢渗的墙面表面(以问题部位所处的整面墙为治理单位)饰面层、抹灰层至结构墙体表面。
1.2 对墙面上封堵不到位的螺杆洞和穿墙洞用防水砂浆重新进行封堵。
1.3 砌体填充墙部位用防水砂浆将砌体恢复填充密实
1.4 对墙面上裂缝慢渗部位,凿“V”型槽(槽深10-20mm)并将槽内颗粒、浮灰清理干净。将堵漏1#(速凝型)与水适当比例迅速搅拌均匀,将浆料填入“V”型槽,压实2分钟左右即可。
1.5 墙面因之前采用注浆堵漏造成酥松、起壳的混凝土结构全部凿除,凿除后钢筋裸露部位应用高强混凝土修补好。
1.6 将墙体表面浮灰污渍清理干净。
2. 抗渗1#背防
2.1 湿润基面:将需要施工的电梯井结构基面用清水进行湿润至湿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2.2 材料准备:将抗渗1#按粉比水,1:0.32~0.35的清水,用电动搅拌器搅拌5~7分钟,静置2分钟即可使用。
2.3 细部附加层加强:墙体裂缝部位两侧各150mm范围基层表面涂刷搅拌好的抗渗1#一遍,中间加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墙体阴、阳角部位两侧250mm范围基层表面涂刷搅拌好的抗渗1#一遍,中间加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2.4 涂刷施工:采用毛刷或滚筒涂刷施工,施工要分两次完工,两遍涂刷时间间隔12小时,应交叉方向来回涂刷。
2.5 产品用量:每平方米涂刷两遍用量1.5~2公斤,厚度1.5mm。
2.6 经雨天或人工淋水检验合格后,可进行饰面层恢复。
外墙系统-节点部位-窗洞口
渗漏案例照片
渗漏原因:
窗台坡水度不够或出现倒坡,窗眉无滴水线,窗框与墙体连接部位砂浆或PU发泡剂填充不密实,或由于砂浆胀缩,窗框变形等原因出现缝隙,雨水经过缝隙而渗入墙体内或直接进入室内的内墙面产生渗漏水。
维修措施:
1) 当窗洞口周边出现渗漏水时,应尽可能在外墙面(迎水面)处理。凿除窗洞口四周500mm范围内外墙面饰面层、保温层和抹灰层至结构墙体。
2) 采用华砂防水砂浆对窗口与墙体连接部位间隙进行填充封堵,防水砂浆封堵的完成面应低于窗框型材表面10mm,从而在窗口与墙体连接部位形成10mm深的凹槽。
3) 待防水砂浆干燥后,将窗框与墙体连接部位的凹槽清理干净,然后在槽内填充YS-203 建筑窗用改性硅酮密封胶至窗框型材表面平齐。
4) 将窗洞口四周铲除后的结构墙体表面浮灰清理干净,然后整体涂刮PMC-421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灰浆,厚度1.5mm。
5) 雨后或人工淋水检验合格没有渗漏问题后,按原设计要求恢复抹灰层、保温层和饰面层。
外墙系统-节点部位-突出墙体构件(空调板、飘窗板等)
渗漏案例照片
渗漏原因:
1) 飘窗板、空调板等凸出墙体构件一般与结构墙体非一次浇筑成型,凸出墙体构件与墙体连接部位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不密实,有孔洞或开裂现象。
2) 飘窗板、空调板等表面坡水度不够或倒坡水,空调板地漏堵塞,造成有下雨时或雨后出现积水现象导致渗漏水。
维修措施:
1) 飘窗板、空调板等凸出墙体构件表面坡水度不够或倒坡水时,按规范要求重新找坡向外坡水。
2) 将凸出墙体构件与墙体连接部位的墙面饰面层、保温层、抹灰层等切除至墙体结构基层,高度不小于250mm,凸出墙体构件表面清理干净后涂刷筑HCA-108丙烯酸高弹性防水涂料。
3) 连接部位阴角两侧加宽150mm的聚酯无纺布或玻纤网格布做加强处理。
4) 干燥后恢复墙面抹灰层、保温层和装饰层。
外墙系统-节点部位-女儿墙与屋面结构板连接部位
渗漏案例照片
渗漏原因:
屋面与女儿墙通常是两次结构成型,屋面板或上面的混凝土保护层等结构,因受热膨胀,在女儿墙周边未设置分格缝缓冲而直接挤推周边女儿墙,使女儿墙移位变动而产生贯穿内外侧的裂缝,导致屋面渗漏水通过裂缝渗入外墙保温层及饰面层,造成外墙面泛碱流挂和室内渗漏。
维修措施:
女儿墙与屋面结合处在墙外侧出现一圈较大裂缝时,应沿缝切槽15mm×15mm,嵌填硅酮密封胶,外侧可涂刷一道建筑外墙丙烯酸高弹性防水涂料做增强处理。女儿墙及屋面与女儿墙连接部位外侧500mm屋面部位,将原有构造层 次拆除后重做复合防水层。